《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拉扎勒斯和科恩在1977年区分了三种引起应激的事件:一种称为日常烦恼,指的是那些重复出现的小事——每天的工作,上课等等;另外一种称为个人紧张性刺激,它指的是发生在个人层面上的更加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包括失恋,失业,以及其他突然而严重的,需要人们作出很大努力去适应,而且会有许多人受到影响的事件。第三种紧张性刺激——灾害,无疑是最主要的环境刺激因素。
2.“自然”很容易定义,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引起,不受人类控制。例如飓风,龙卷风,海啸,地震,但是这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这些“风”或者事件并不总会造成损失。我们对自然灾难的定义包括极端的天气,即冷,热,龙卷风,暴风雪,冰暴,暴风,季风等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泥石流以及雪崩也都是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的特征:突然;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剧烈的;破坏力极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4.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危机效应、堤岸效应以及适应。危机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和注意最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灾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某种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适应就像我们适应噪音和气味一样,我们也对威胁和灾难产生适应。
5.人格差异也会对我们知觉灾害产生影响。内控者认为他们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则认为外部力量,如强者、政府、神控制着他们。另外一处人格特质与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有关,例如有人比较注意加高房屋、安装井泵、购买保险等,这种人格被称为“压抑型”。他们拒绝承认危险的存在,尽管从直觉上讲这类人会更加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6.试述自然灾害的影响。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仅发生于那些对灾难的回忆挥之不去,以及以前就有心理问题的人;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关于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一种理论认为,每次经历强制性的念头,受害者都似乎重新经历了一次灾难。
7.霍布富尔提出资源保存理论,人们损失的资源以及降低资源损失的能力,将决定人们是否能经受压力。资源指的是一切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的实质性的东西,包括金钱、社会家庭支持以及个人资源。损失资源或者资源受到损失的威胁会加剧应激,反之则会减轻压力。研究表明,资源的损失与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理论可以很好地预测和解释自然灾害后的应激。
8.简述技术灾难的特点。⑴技术灾难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它通常是由人类的错误引起的。技术灾难的持续时间是不一定的,它们可能非常激烈而突然。⑵技术灾难可能使我们控制世界的感觉受到威胁。技术灾难是因为失去了我们本以为应该拥有的控制,它们动摇了我们将来继续保持对事物控制的信心。技术灾难会减弱我们对控制的感觉,从而导致应激。(3)技术灾难相对来说陌生一些,不常发生,但其潜在的影响却往往更加广泛。有些剧烈的技术灾难则没有明确的最低点。人为事故似乎不是这样,它可能引起更多的冲突,技术事故受害者可能会有更长期的痛苦。
9.技术灾难的影响:⑴当技术灾难影响的持续时间增加时,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之间就没什么不同了。⑵技术灾难的效果更加持久,复杂。⑶灾难的明显的后果是强制性念头和记忆。灾难的许多情绪影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关。也就是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强制性念头可能是灾难后果中最致命的方面,它还可能影响到人们寻求治疗和帮助。⑷除了引起应激,技术灾难还会引起刺激负荷过载,唤醒过度以及人们的行为受到局限等。
10.根据泄漏的场所区分了两种有毒泄漏:一种是工作泄漏,发生于工作场所;另一种发生在家里或附近。
11.有两种不同的与大楼有关的症状:一种是大楼疾病,是可诊断的,由大楼内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另
[1]
本文标签:广州自考 管理类 06年4月“环境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八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uangzhouzikao.com)
以上是广州自考网(www.guangzhouzikao.com)整理的“06年4月“环境心理学”北大版串讲第八章”相关资讯,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广州自考网、广州自考报名和广州自考本科的资讯,请浏览本站其它文章。
《广州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